本篇文章902字,讀完約2分鐘
資料圖:屈原故里草根詩人端午的比賽詩緬懷前人。 圖為天問詩社的學生們朗誦詩《屈原賦》。 中新社發(fā)張暢拍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3月21日電(記者上官云)腹有詩書氣,詩對頤養(yǎng)性情的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從1999年開始每年3月21日是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選定的世界詩歌日,其目的是宣傳詩歌這一優(yōu)美文化形式的創(chuàng)作、閱讀和出版。 但是,一直以來詩歌都屬于小眾文化,被認為是小圈子里流行的文體,但實際上喜歡讀詩、寫詩的人很多。 對他們來說,讀好詩就像見摯友一樣,寫詩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寫詩是日常高級事件
1996年,詩人沈浩波開始寫詩。 當時喜歡分店的寫法,但在大學擔任文學社社長,以來一直把寫詩作為認真、專業(yè)的事件來對待。
在沈浩波看來,寫詩是日常高級事件,我每天都在寫,隨時用詩看心,保持內心最細膩敏銳的感覺,這對我來說如何成為一個好身體也是非常重要的。
之后,沈浩波進入圖書出版領域,創(chuàng)立了企業(yè),幾年后,設立了詩歌實驗室。 他說:“詩是我心中最喜歡的,如果不作詩出版,我想就欠詩一首?!?/p>
沈浩波最近計劃出版的詩集。
寫詩其實很‘ 冷酷的事件,那只是自己的心,不會被金錢束縛。 沈浩波認為,詩必須寫得通俗易懂。 太模糊了,大部分都是欺負網友不擅長詩詞。 我們有一點優(yōu)秀的詩人。 中國的現(xiàn)代詩發(fā)展很快。
詩有魔力,很享受
對文學大師金馬洛來說,詩是最適合個人表達的文學方法,1997年在大學讀中文系,瀏覽量激增,表現(xiàn)力增強,1998年秋天寫了第一首詩,主題是母愛。
寫詩因人而異。 金馬洛說,對自己來說,對詩的瀏覽不足,就像吃飯的油鹽不足一樣。 沉迷于詩的人也好,涉足寫詩道路的人也好,各種各樣。 寫了好幾年詩,金馬洛認為詩是一種表現(xiàn)方法,是人類試圖確立與自然、時空、萬物對話的形式,是審美手段,也是審美目的。
詩有魔力,很有吸引力,但并不奇怪。 金馬洛說,喜歡詩很自然,有人喜歡籃球,有人喜歡街舞,有人喜歡,其中很享受。
讀詩的感覺就像遇見知己一樣
90后林亦霖第一次寫詩是在中學的時候。 他說,考試作文的題目是《林蔭》,因為時間不夠,他寫詩的結果是得了唯一的滿分,慢慢地寫詩成了生活的一部分。
標題:【快訊】詩歌已成"小眾"文化?喜歡讀詩寫詩者大有人在
地址:http://syfhgd.com//myjy/232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