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73字,讀完約2分鐘
三名江蘇游客來到店里,他們對制作以前就流傳下來的樂器很感興趣。 勉攝
中新網(wǎng)新疆喀什5月15日電(勉征)每天早上10點半,新疆喀什老城東門開門儀式后,商店紛紛開張,喀什老城迎來新的一天。
喀什的古老城鎮(zhèn)里商店林立,很多店鋪按職能有規(guī)律地分散在不同的街道上。 游客可以根據(jù)景區(qū)指南,找到當?shù)毓そ抽_的銅器店、鐵匠店、醫(yī)藥店、樂器店等。
富爾達·包爾地用滑石粉掛在墻上。 勉攝
15日,在喀什老城西區(qū)的庫木代爾瓦扎道,樂器制造商胡達·白爾地·; 貧民窟一大早就來到了店里。 他和哥哥是這位老樂器行的第六代傳人,現(xiàn)在家族中有五人全職從事樂器制作。
店面陳列著許多曾經(jīng)流傳下來的樂器,有熱瓦甫、都塔爾、撥爾、胡西塔爾琴、手鼓等,都是這個家族手工制作的。 他們的作品不僅讓游客著迷,還受到很多外國的訂單。
胡達貝爾地和哥哥正在給都塔爾調(diào)音。 勉攝
店打掃完畢后,富爾達·貝爾德和哥哥坐下,負責即將完成的都塔爾琴的調(diào)弦。 制作這樣的樂器大概需要一個星期。
胡達·白爾地告訴記者,喀什老城近年來游客增加,這個家族的樂器行每月收入萬元左右,生意好了可以達到3、4萬元。 最受游客歡迎的樂器是熱瓦甫和手鼓,也有游客一次買幾張。
想要做出滿意的作品,每一步都必須慎重,其中木材的拼接比雕刻更重要,一不小心就會影響樂器的音色。 勉攝
胡達白爾忙碌工作的時候很專注,有些在撥弦,嘗試聲音。 他告訴記者,做都塔爾需要砍樹、用火燒造型、拼接木頭、刻花、上弦等步驟。 為了制作滿意的作品,每一步都必須細心,其中木材的拼接比雕花更重要,一不小心就會影響樂器的音色。
標題:【快訊】探訪喀什第六代樂器制作傳人
地址:http://syfhgd.com//myjy/224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