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818字,讀完約2分鐘
120件青銅器再現(xiàn)了神秘的古楚國
云南楚國青銅文化展上展示的戰(zhàn)國?;~事件吸引游客駐足觀賞。 (首席記者李明實習生徐楠拍攝)
西安日報(記者文艷)為期三個月的銅鑄楚魂云南楚國青銅文化展于6月26日在秦始皇陵博物院展開。 此次展覽是我院首次以楚國文化為主題的原創(chuàng)展,帶領觀眾探索神秘楚國極具特色的文化內(nèi)涵,探索其歷史之謎,領略中華民族多彩的文化面貌。
與商周中原青銅器崇神、重禮的程式化、符號化不同,楚人在充分汲取多種文化精華的基礎上,用現(xiàn)實主義的方法、巧妙奪取天工的冶金鑄造妙法,將社會生活的千姿百態(tài)熔鑄成一件青銅藝術杰作,傳世青銅藝術史上,至今 據(jù)悉,此次展覽共收集了云南省博物館、云南省李家山青銅器博物館收藏的楚國青銅器文物精品120件(集團),展覽從古國重光青銅鑄史丟失王國開疆計劃等四個方面集中展示了楚國青銅文化的誕生、迅速發(fā)展和最后終結。
儲貝器是用來儲存貝殼的青銅容器,是楚國青銅文化的獨特產(chǎn)物,是楚王侯貴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這次展覽會上展示了出身地祭祀場面的銅儲貝器、太鼓型狩獵場面的銅儲貝器、四牛鍬金騎士儲貝器等。 其中,將太鼓型狩獵場景重疊的銅制儲貝器,是將兩個滾筒上下重疊焊接鑄造而成的,器蓋上澆鑄有立體的狩獵場景,兩個滾筒都被施以陰文線圖案。 在目前出土的楚國文物中,這是表現(xiàn)狩獵場景的唯一鼓型貯存器,為楚國的對外文化交流提供了新的證據(jù)。
除 儲貝器外,此次展出的孔雀蓋提梁銅壺、鐘金雙人盤舞銅鈕飾、三獸銅箱、蝕花瑪瑙珠、玻璃珠等青銅器文物造型生動、動感十足,吸引著參觀者。 孔雀蓋提梁銅壺蓋頂,矗立著張開的孔雀,直挺挺,微向內(nèi),勾心斗角,肩有左右對稱的雙環(huán),是鏈接龍形提梁,漢式器物融合楚文化元素的精品。 鐮金雙人盤舞銅扣上穿著一樣的舞蹈演員,頭后系著小鬢,高高的鼻子,深邃的眼睛。 雙手拿著圓盤,一邊唱歌一邊跳舞。 從兩位舞者形象的特點和服裝來看,有些學者認為應該是異域來客,是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塞人。
李志
標題:【快訊】秦陵博物院:120件青銅器再現(xiàn)神秘古滇國
地址:http://syfhgd.com//myjy/22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