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602字,讀完約2分鐘

中國綿陽信息網(wǎng)信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唐代開始蜀戲冠名天下之說。 清代干隆時在當?shù)責魬虻幕A上,吸收了融匯蘇、贊、皖、鄂、陜西、甘各地的聲腔,形成了包括高腔、胡弓、昆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川劇。 其中,川劇高調(diào)曲牌豐富,唱腔優(yōu)美,極具地方特色。 舞臺上常見的川劇劇目有數(shù)百種,唱、做、讀、打、變臉、噴火、水袖獨特,川劇藝術迷倒世界,與海息息相關,傳遍世界。

【快訊】市級非遺:鐵牛街川劇坐唱

涪城區(qū)鐵牛街川劇唱的是傳承者周祥新。 由于熱愛川劇藝術,1985年進入江油彰明鎮(zhèn)業(yè)余川劇團學習川劇,師從江油市川劇團著名川劇表演藝術家朱紹南,攻生角。 到1998年,周祥新學習川劇折子戲近30部,大幕戲50余部,可獨立承辦大型川劇演出。 2008年8月,周祥新應天青苑川劇團團長周永秀的邀請,進入天青苑川劇團,開始日常川劇演出。 年被推薦到市非遺傳中心,成為市級非遺傳(川劇座唱)的代表傳承人。

【快訊】市級非遺:鐵牛街川劇坐唱

進入天青苑川劇團以來,周祥新帶領全團員工以振興川劇為己任,每年為省內(nèi)群眾演出400多次,接待市內(nèi)幼兒園、少年宮、小學生到劇團參觀、演出、體驗前傳達川劇,講述川劇自身的表演、川劇

年,周祥新受中央電視臺戲曲頻道邀請,帶團赴北京,參加年央視全國小品(小戲)比賽,一舉獲得大賽亞軍,在國家級舞臺上展現(xiàn)綿陽川劇人的風采。 周祥新每天在天青苑反復公演,說川劇的傳承永遠在路上,這也是他作為傳承者的使命。 (綿陽日報社所有媒體記者鄭金容文/圖)

【快訊】市級非遺:鐵牛街川劇坐唱

李志

標題:【快訊】市級非遺:鐵牛街川劇坐唱

地址:http://syfhgd.com//myjy/20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