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1287字,讀完約3分鐘

不想起床做奴隸的人們! 把我們的血肉建筑在我們的新長城上! 到了中華民族最危險的時候,各自不得不發(fā)出最后的吼聲… … 這是中國人最熟悉的國歌《義勇軍進行曲》,今年,全國各族人民以高唱國歌的最熱烈方式,慶祝了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快訊】一曲報國驚四?!颇舷破鹇櫠幕鲁?></p><p>
人們唱國歌,想起音樂家聶耳。 聶耳是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曲譜作者,長期以來,聶耳的故鄉(xiāng)云南玉溪和聶耳的出生地昆明市,有與聶耳相關的紀念設施和紀念活動。 今年以來,云南又掀起了聶耳文化熱潮,在云嶺大地上激蕩,牽動著人們的心。</p><p><img src=

用歌聲銘刻聶耳

1912年2月15日,聶耳(聶守信)出生于云南省昆明市甬道街72日,在這里度過童年。 1919年,聶耳進入昆明縣立師范附屬小學就讀。 這所學校是今天昆明市長春小學的前身。

今年國慶節(jié)前夕,昆明市長春小學的70名同學戴著紅圍巾,在甬道街聶耳故居前唱國歌,歌聲在聶耳故居上空回響許久。 長春小聶耳劇社的小演員們在現(xiàn)場表演了校園劇《我的同學是聶耳》,表演了聶耳在縣立師范附屬小學上學時的學習、生活場景。 同學們仰望聶耳的故居,聶耳愛國主義的光輝事跡深深打動了同學們的心。

1927年,15歲的聶耳以第12名的成績進入云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并于次年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 當時的云南省立第一師范學校是今天的昆明學院。

9月27日,我和祖國萬名大學生青春告白祖國活動在聶耳母校昆明學院隆重舉行,全校1萬多名大學生整齊起立,升國旗,共唱國歌。 青年學子們以青春之名,為國歌唱,祝福偉大的祖國,紀念最優(yōu)秀的畢業(yè)生聶耳。 昆明學院圖書館還珍藏著聶耳采用的鋼琴,為昆明學院的師生們感到自豪。

如果說國慶前后多個機關學校自發(fā)合唱國歌是第二次高潮,那么7月在昆明和玉溪舉行的第六屆中國聶耳音樂(合唱)周將是今年的第一次高潮。 中國聶耳音樂(合唱)周有國內外十多支優(yōu)秀合唱團參加,融合詩歌、舞蹈、戲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共同表演交響樂,唱出聶耳精神。 20場演出形成了劇場與廣場聯(lián)動、專業(yè)與業(yè)余結合的機制,著力打造聶耳音樂文化企業(yè)品牌。 從義勇軍進行曲的發(fā)源地遼寧,到聶耳和田漢的故鄉(xiāng)云南、湖南,再到聶耳田漢激情豪爽的創(chuàng)作源地上海,來自四地的優(yōu)秀合唱團一起唱聶耳的經典作品《畢業(yè)歌》,穿越時空,再現(xiàn)歷史,共同唱出時代最強音。

【快訊】一曲報國驚四?!颇舷破鹇櫠幕鲁?></p><p>
用影像表現(xiàn)聶耳</p><p>
聶耳的作曲生涯20歲,1932年末投身左翼電影界后,于1935年去世。 雖然時間不到四年,但他的光和熱在這短暫的青春中燃燒。 《新聞歌》、《畢業(yè)歌》、《大路歌》、《梅娘曲》、《鐵蹄下的歌女》成為時代烙印的歌曲,《義勇軍進行曲》融入中華民族血液,成為激勵中華民族自強的戰(zhàn)歌。</p><p><img src=

9月29日,愛國主義電影《為國歌唱》在昆明首次與觀眾見面。 《為國歌唱》展示了聶耳從熱血青年和音樂天才成為人民音樂家的成長軌跡,展現(xiàn)了《義勇軍進行曲》史詩般的創(chuàng)作歷史,講述了心系祖國命運的青年用熱血和音符喚醒世界,激發(fā)前方將士鮮血奮斗的故事。 影片以聶耳、田漢等文化英雄創(chuàng)作《義勇軍進行曲》的過程為主線,講述了中華民族在最危險的時刻,與仇敵愾、浴血奮斗的動人故事,充分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強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標題:【快訊】一曲報國驚四?!颇舷破鹇櫠幕鲁?/p>

地址:http://syfhgd.com//myjy/181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