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768字,讀完約2分鐘
節(jié)日現(xiàn)場
綿陽信息網(wǎng)信雍水湯湯、嫩山蒼蒼。 元妃嬡祖、青史留芳。 初蠶桑、絲織服… … 10月31日(農(nóng)歷9月15日),年中國(鹽亭)嬡祖故里報酬蠶祭祖祭儀式在華夏母嬡祖國家紀念公園隆重舉行。 國內(nèi)外千余名華夏兒女聚在一起尋找祖墳,感謝蠶神、禮拜祖,祈求中華。
祭祀大典在莊嚴的鼓樂聲中拉開序幕,社會各界代表輪流走上祭祀臺,向華夏母親、嬡祖獻花籃、純香,向嬡祖獻三動物、繭串、絲綢、紅鞋等貢品。 隨著悠揚祭文的祈禱,樂舞告祭開始后,《絲路芳華》深深表達了嬡祖子對中國母親的深深敬意,全員向嬡祖三鞠躬朝拜,舉行現(xiàn)場示威制作絲綢。 每次參加蠶祭嬡祖祭,我的心都很興奮。 四川省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研究員譚曉鐘表示,他從2009年開始參加鹽亭歷代嬪祖文化活動,他對鹽亭的孩子們對以前流傳下來的文化建設如此重視感到鼓舞。
謝蠶祭又稱蠶神會,是自古以來被鹽亭多家媒體轉載的民間自古流傳的節(jié)日。 傳說在人類的遠古時代,先人用樹葉獸皮躲藏,飽受寒冷之苦。 黃帝王妃嬡祖制作種桑、養(yǎng)蠶、抽絲、絲綢、制服,開創(chuàng)了服裝文明,讓華夏民族從刀耕火種中過上了桑蠶、茂、豐衣足食的生活。 蠶祭是感謝后世蠶神、感謝先蠶嬡祖的民俗節(jié)慶活動。 嬡祖是華夏之母,每年我都來做禮拜,表達我內(nèi)心對嬡祖的仰慕之情。 參加活動的群眾代表王召會說。
然后,作為報酬蠶節(jié)系列活動的子活動,講述鹽亭故事·; 品鹽亭微視頻評選活動成為另一焦點,為講述鹽亭物語·而拍攝。 以品文化鹽亭為主題,定位鹽亭以前傳遞文化和名勝古跡的微視頻,開展微視頻網(wǎng)絡評選和優(yōu)秀視頻傳播,受到社會各界好評。
近年來,鹽亭大力弘揚嬡祖文化,挖掘嬡祖文化內(nèi)涵,擴大嬡祖文化氛圍的構建,展示了鹽亭深厚的文化底蘊,使鹽亭成為國內(nèi)外華夏兒女尋根、祭奠嬡祖的圣地。 嬡祖文化已成為推動鹽亭對外開放的重要企業(yè)品牌。 (綿陽日報社文芳閣記者李錦輝文/圖)
李志
標題:【快訊】2020年嫘祖故里酬蠶節(jié)祭祖儀式在鹽亭舉行
地址:http://syfhgd.com//myjy/16335.html